- 刘亚敏;程紫嫣;
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继续扩大研究生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根植于本土、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须以“国际素养”为基质增强研究生的主体性知识供给能力。“国际素养”有别于西方话语主导的“全球胜任力”,是研究生走向世界、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之时,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完整表达。基于文化自觉理论,研究生国际素养内蕴学术主体自觉应有的文化自信、和而不同、多元共生、合作共享等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需立足中国特色文化以及世界多元文化冲突与共生语境,理解与实施我国研究生国际素养教育。
2025年04期 No.65 61-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胡莉芳;范凯璇;
学科发展伴随着分科和交叉。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相互联系、相互转化,通过加速知识生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现实需求不断推动大学发展前进。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交叉经历了前学科建设期、学科专业建设期、优势学科形成期、交叉学科建设期等不同阶段,是一个从多维奠基到特色凸显再到创新引领的发展过程。历史研究和案例研究表明,坚持注重实践、开放包容的大学理念,形成创新反哺的有效机制,聚焦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人工智能赋能作为重要路径,是实现学科交叉推动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2025年04期 No.65 7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相博文;储祖旺;
跨学科理念与实践的兴起为高校教师校内双聘制的实施提供了背景和前提,高校教师校内双聘制的实行也是促进高校跨学科研究和教学的“利器”。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校内双聘制在促进教师参与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方面已初见成效,但也存在着制度支持不足、内部体系失范、管理机构失当、教师兴趣不足等因素阻滞双聘制的良好运行。基于对高校教师校内双聘制的现实境遇及阻滞因素分析,提出高校要提供政策及资源支持、聘任院系应持续规范双聘制度体系、所属院系需支持双聘工作开展、教师要积极考虑参与双聘等进路举措,以期促进我国高校教师校内双聘制实施与改进工作。
2025年04期 No.65 8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彭静雯;陈小燕;
跨学科教育的实施单靠高校的自主探索,难以走出制度化的囚徒困境与路径依赖,必须依托第三方政府政策力量的干预。我国跨学科教育经历了政策的强势引导、关键行动者的助推,再到建立组织归属感与文化认同感的发展历程,直到“双创”教育阶段才实现了导向、认同与激励机制间的协同共进。我国跨学科教育的政策行动框架是以解决跨学科意愿为“切口”的,未来亟需将提升教师实质性的跨学科教育能力作为“落脚点”,并以认同机制的建设为根本,最终走出一条跨学科教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2025年04期 No.65 103-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刘苗苗;李枝航;
大学学科发展战略选择是基于系统评估与诊断的战略决策行为,通过差异化战略选择进而实现学科竞争优势的提升。本研究以13所高校学科为案例进行调研和访谈,通过案例调研分析和质性分析法挖掘出了学科发展战略选择的影响要素,并形成了要素之间的影响机理关系,据此构建了“强基固本,以基促建”的基础学科发展战略、“聚焦优势,特色领先”的特色学科发展战略、“牵引全局,共生共荣”的主干学科发展战略。最后,提出了大学学科发展战略选择要树立学科战略研究思维、精准匹配学科发展定位、实施学科标杆对比掌握学科发展实际样态、跟踪学科发展环境变化及时进行战略动态调整。
2025年04期 No.65 115-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